聲聞、菩薩、天人代表三諦

入文為三,甲一序分,通序就是六成就。

你看佛法,經中說的話就是基本的,一個法會的聚會要有六成就。好比內閣,關係國家的興衰,也需要六成就。行政院長,各部門的部長,以至於國民全體是眾成就。接著常隨眾—聲聞,這個院長手下有什麼樣傑出的人物,或是總統的機要祕書,或是九部的部長種種。這六成就都那麼好,這個內閣就特別好。大學也是,校長怎麼好,教務主任、訓育主任怎麼好,也關係這個大學。地點也是特別好,種種。一切的團體,要緊六成就。

按照佛法說,聲聞眾,大體感覺世間無常,要遠離塵囂到山間靜修較比好,這樣是修真諦的人。說:「人情就是佛法」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。」世間的事情要把它處理好,這就有點中諦。俗諦,一定說「佛法在世間」,一定張家老太爺八十大壽,要慶祝。李家小孩兒今天生下百日,也需要慶祝。王家老太太才故去,也得追悼。這世間法就多啦!這大體是俗諦,天人就講這一套。要是羅漢,他就不管它、隨它去。菩薩是「行也禪、坐也禪,語默動靜體安然。」行住坐臥、語默動靜,和天人一樣,可是心中總在禪。聲聞眾,他都要遠避塵囂到清淨的場所去用功,這是修真諦聲聞眾的習性、根機。世間法特別會,會辦又會說,處世這一套,這都是俗諦、天人。菩薩兩者俱兼。要是高位的菩薩,低位的菩薩就看不出來。馬鳴菩薩是八地菩薩示現,龍樹菩薩是初地示現,就不知道這位菩薩是那一地的菩薩示現。菩薩名號,在《阿彌陀經》這四尊菩薩,尤其是大智文殊、大慈彌勒。阿逸多翻譯叫無能勝,文殊師利叫妙吉祥,這名字太好太好了!真是能提撕我們的智慧和慈悲呀!至於天人,還確實有。我們和地獄餓鬼眾生,陰陽兩隔,和天人也不能隨便交通。

略說六成就

最初《阿彌陀經》的文,六成就我們要了解。就是找個地方修行,也需要六成就。自己一個人住一個茅蓬、一個精舍就是眾成就,有幾個人一同住也是眾成就,齋戒會這也是眾成就。齋戒會在義德寺辦,義德寺也是眾成就,我們就考慮義德寺這個眾成就怎麼樣?接著齋戒會主辦的人是主,參加的同學是眾,眾中有蓮音學苑的同學,可以說是協辦,參加的同學是來隨學,這就觀察這個眾。再是處成就,這個地方怎麼樣?是在山林間?是在都市中?是山林間。頭幾年我就看,仁義潭要一動工,我感覺義德寺還要增上、再好。因為有水,有山有水配合好。以後果然紹安法師說想建築,我說人要多了也可以建築。紹安法師開始就計劃,考慮再往前推?以後根本往後面挖好了。可以說很辛苦一番建設,現在第一個段落建設好了,就顯得這個處成就,也就是依報,較比增勝,漸好。

這六成就我們品驗各處,家裡也是,父親怎樣、母親怎樣,兄弟姐妹都是眾成就。我們家住在那兒,也是處成就。也能看出這個家的前途如何、情形如何。那個地理老先生和我找地理,他還很有他的道理喔!他說:法師啊!說是地靈人傑呀!應該是人傑地靈。那個意思:人要傑,地就靈。人要是心裡不墮落,要振作,要做豪傑,要能幹,要好好的求成佛道,這樣地就靈。當然互相感應,有地靈才人傑。眾成就能感到主成就,主成就能影響眾成就,一切一切都是彼此影響的。

十六大阿羅漢,憍梵波提,過去因為他說一位證果的阿羅漢長得像牛一樣,就這麼一句話,後世自己呼氣喘哪!就像牛一樣。所以,這個因果報應了不得。十六大阿羅漢都有注解,像故事一樣,我們看看很有興趣。菩薩先舉出四位,再講與如是等諸大菩薩,無量無邊大菩薩。羅漢呢,如是等諸大弟子。祖師解釋「弟子」:我們學在師之後,就稱弟;我們的道業都從師而生,叫做子,解釋得很好。都是「如是等諸大弟子」,又是「如是等諸大菩薩」,「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。」

無量諸天也是六道,以至於成佛也不離因果。過去有人要布施、建塔,有四個八位—三十二位,幫忙再化緣,做功德的事情。成就了之後,果報呢,生到忉利天。這三十二位在東西南北四方,是天王的部屬。他在中間,是忉利天∣帝釋天中間的天主、天王。這個天王不是基督教、天主教那個天主。基督教、天主教的天主是外道講的,根本不是佛法中真正的天。可是也有,一切唯心造,他也有,但是講起來就不如欲界這些天,以至於色界天、無色界天。這些天主他要再能信佛那才好,不然天上太幸福了。說是漢宮、唐宮、明宮、清宮,忉利天宮、天上的宮,人一去了也迷。

這些天之中,四天王接著忉利天、夜摩天,往上再數就是兜率天。彌勒菩薩在那兒等著降生人間成佛,彌勒菩薩住在兜率天。兜率天的外院和其他天宮一樣,男男女女好多,而內院是彌勒菩薩在那兒修行。虛雲老和尚被土八路打得要死,在那痛苦中就一心正念,還在禪定中,也可能求佛菩薩加被。這時候他老人家那個心靈升到兜率天上,還見彌勒菩薩在那兒說法。他過去頂禮,聽彌勒菩薩說法講完了,他說:弟子不想下去了。彌勒菩薩說:你的業緣還沒了,還得下去經過一番,以後你再來吧!這是兜率天。再上是化樂天,化樂天所有衣食住一切一切,都能說有就有,變化的。他化天是你沒要,別人給你變化的。他這個功德力量,因地他幫別人忙的時候,也是不需要別人請的,以至於孝順父母,不用等父母叫,就送在眼前。有這種功德,將來的果報也就是他化天。化樂天是父母要什麼,我們就給父母買什麼。他化天這個因地是父母沒要,我們也給買來。父母如此,一切一切因緣,隨緣都能這樣,就是化樂天、他化天。

色界天是修禪定的經過,欲界天都是散亂。還有五趣雜居地:欲界天的天人和人間的人,和地獄、鬼、畜生在一塊兒,不過地獄在底下,也受苦,五趣雜居在一塊兒。比如說大殿門口有個狗,這是畜生道的眾生,和我們人道眾生天天見面。欲界天人有時候能下來,他能看見我們,不過我們業力所障,我們看不見他。偶而也能相通,少。人和鬼也是偶而相通,不能常常通。總是陰陽相隔,一道一道不那麼很通,而人和畜生很能相通。五趣雜居都在六道輪迴中,雜亂地聚集在一塊兒。要想離開欲界,一定要修定,有了定功,離開欲界了,就是色界。本來可以了生脫死,因為他還執著自己的色身,感覺打坐的時候,身上舒服。有這麼一念,還執著色身,就是色界天。色界天初禪離了欲界而生,有定了,這叫離生喜樂地。定力再高深,就是定生喜樂地。感覺心裡有微細的歡喜心,坐得真舒服,有這麼微細的歡喜心,那麼喜不要,這叫離喜妙樂地。以後身上的樂受也不要,這叫捨念清淨地,要證四果阿羅漢了。如此我們知道,在修定功的時候,身上的舒服不要去享受。心裡禪定中的歡喜,也不要去享受。要不享受身上的舒服、心裡的歡喜,就往上升了。都不享受了,叫捨念清淨地,就要證果了。這是色界天。

無色界天,他以為宇宙人生,一切都空。他就定在空無邊處,一切皆空,簡直和佛法講的空都一樣了,可是他不知道真如自性,就差這點,他不了生死。他定力也夠,他的慧力就不知道空而不空、有真如自性。他但知道空,叫頑空。這樣他修定力,一切皆空,就是無色界空無邊處天。空之後,他感覺還有微細心識的作用,他再修識無邊處的定,就生到識無邊處天。感覺識究竟是無所有,他的心就定到無所有上,就生到無所有天。以至於不要想,連不要想都不想,就是非想非非想。他那個宇宙人生的見解、哲理都相當高,就差一點,不知道實相,前面說實相為體,他不知道實相,不知道人人都有自性佛,念阿彌陀佛就叫自性彌陀,依這個能成佛,這叫自性佛。他不知道有真如自性,他但是定在非想非非想處、空無邊處、識無邊處、無所有處,最後定到非想非非想處,也不知道真如自性。他這樣定下來了,他不執著世界一切一切,這叫無色界天,叫空天∣頑空的天,不知道心靈∣天命謂之性,率性謂之道,不知道靈明不昧真如自性,這是無色界的天。無色界天人也來聽,說是無色界天怎麼能來聽呢?他無色,怎麼能來聽?他雖然沒有粗的色,還有微細的色,能到佛前。

無量諸天大眾俱,這個大眾有天龍八部、阿修羅、人間的人,或者非人—修羅、鬼、畜生。不過畜生愚癡,被三障所障,聽佛說法牠也不懂。雖然是不懂,有那個雞聽到佛號,跟著大家也聽。以後聽久了,在念佛中,牠就倒在那兒,脫畜生身了。鴨子也有,連狗、貓,人要常常度化牠,叫牠聽聽佛號,也消牠的罪。佛法普通好講天龍八部這些,也就包括一切:人,包括一切人道的人;非人—不是人,包括鬼,畜生也可以,不過這個非人大多指著鬼說的。阿修羅有天上的福,和天人的福一樣,而沒有天人的德。他的我見很重,好打、好鬧。和人有我見、人見就打呀!鬧。這要是在人間的修羅,也是好打、好鬧的,有一個兩個、各人各人的,要是人多了它有個民族性。人間有修羅;畜生也有修羅,就是獅子、虎、狼,以至於軍用犬。天上也有修羅,一樣有天福,可是好打、好鬧:「你碰我幹什麼!你怎麼看我一眼!」鬼道也有修羅,畜生也有修羅,人也有修羅,天也有修羅。修羅要是算一道,就是六道。不算修羅,就叫五趣,不叫五道了。六道有修羅,把修羅分開在其他各道,一共就是五趣。